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家庭,有一个15岁初一休学半个学期的孩子。复学后,初二下半学期由于人际关系不好,三番两次不去学校,和同学发生矛盾时有暴力行为,继而被找家长,最后一次被同学家长找后,彻底不去上学,在家就关在自己的房间不出来。家庭氛围压抑,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糟糕。
孩子从小被指责打骂,暴力对待,导致长大后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同学老师,经常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。后面弟弟的到来,更加让她认为父母不爱她,极度缺爱的她,也极度渴望来自父亲的肯定,但爸爸看见他就头疼。孩子仇视社会,仇视人类,不愿意去学校,学校也劝退。
孩子在家手机、电脑、电视轮流看,妈妈非常焦虑,经常哭泣,想一走了之,没有能量带动孩子和影响老公。家里每天阴云密布,死气沉沉。爸爸工作忙也不愿意回家。
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,了解到了大黄蜂教育。进而认识了陈艳老师,通过详细的沟通了解了具体情况,并制定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。
首先妈妈沉下心来,回归课程,多看见孩子多嘉许,给到孩子愉悦感、成就感和掌控感。多听听音乐,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,充实自己,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,做一个快乐的妈妈。
和孩子交流时,保持愉悦的心情,主动去发觉自己的情绪,学会暂停,三思而后言,尽量确保每一次谈话都有质量有温度,不用情绪影响感情。
然后多和老公互动联系,把写给孩子的嘉许发给爸爸,让爸爸每天都能知道儿子的大小进步,看见儿子的闪光点,改善爸爸对儿子的偏见。
给老大更多的爱,带着老大一起爱弟弟。给老大做出正确的示范对待弟弟,多和老大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,教会孩子与人和谐相处。
爸爸妈妈在语言上要把老大当做和弟弟一样大的孩子来嘉许,弥补老大从小缺失的关爱与肯定。在生活上把老大当做成人对待,用示弱、委以重任等方式吧孩子用起来,然后嘉许、感谢,给到他价值感、成就感!
在生活中多带孩子看见自己的情绪,带给他人的感受,运用沟通16字真经。通过拍照的方式表达感受,说出需求,提出请求来和孩子沟通,并以身作责,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。
经常帮孩子复盘孩子处理事情的方式,可以引入妈妈自己的经验与进步,共情孩子。让孩子感受自己被理解,也更容易接受建议。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和相处。
关于电子产品的使用,要给到孩子信任感,并且要和善而坚定地执行约定。亲子关系有一定地改善,愿意和父母沟通,执行过程中结合无感而发当中的手机案例来执行。
和孩子聊天主要是少说多听,要说就说孩子爱听的,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,以崇拜的方式和感谢的方式,把孩子带入他的主场,找到他的优势,顺势谈谈孩子的理想,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,为后期上学做好铺垫。
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开家庭会议,每次先进行嘉许和感恩环节。家庭会议每次最多说一到两件事。可以把家务劳动和娱乐活动放在里面,这次执行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到下一次继续讨论。
在妈妈学习半年后,能量已经完全提升,声音由刚开始的低沉、无力、沮丧到后来每次的轻快和愉悦。整个家庭变得温暖有爱,爸爸内心变得柔软,家庭会议时父子俩打开了多年的心结,流下了开心的泪水。
孩子的心被打开,初三开学顺利回归学校,而且越来越善于沟通和表达、越来越阳光开朗。回校两个月期间,和同学老师一直相处得不错,没有发生矛盾,老师反应孩子上课状态也很积极,和同学们打成一片,再也没有说过恨人类、报复社会之类的话,一切向好发展!
陈艳老师说:每个孩子都需要被温柔以待,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孩子与世界的关系。作为父母,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,但可以通过学习,改变孩子的原生家庭,给到孩子爱与温暖,照亮孩子前行的路。
版权所有 深圳大黄蜂教育咨询有限公司